专业号

 

在加强湿地资源日常管护、定期巡查和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强化湿地样地调查和鸟类监测工作,主动创新,编制完成《湿地样地调查规程(试行)》和《湿地鸟类监测办法(试行)》,为规范动植物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利指导。一是多方协调扎实开展投食工作。年初,经多方协调争取珍稀动物保护资金10万元,在黑河河道、西大湖、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滨河新区等20处固定投食点,先后组织干部开展去冬今春留候鸟投食工作23次,投喂玉米28.9吨,为留候鸟迁徙越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近期,我们结合鸟类监测情况,提前绘制留候鸟投食点图,积极向区上相关领导汇报,协调解决今冬明春留候鸟食物。二是有序开展鸟类监测。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西大湖和黑河弯道3个监测点为重点,集中对湿地调查区域内动物种类、数量、居留期、停歇时间和迁徙时间等相关因子进行监测,汇总上报鸟类监测调查表370份,建立健全投食及监测台帐,形成成果报告1份。截止10月底,已累计监测到鸟类11目13科20种,其中:境内发现大天鹅、大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列入国家和甘肃省保护的白鹭、赤麻鸭、绿头鸭、黑翅长脚鹬等“三有”保护动物18种湿地生物多样性逐年增加。三是扎实开展固定样地监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湿地固定样地监测规程》,对20处湿地固定监测样地生态因子进行实地监测,共监测到7个群系12科20属20种,及时向市局上报监测表格60份,并撰写呈报了动植物监测总结,为合理保护与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结合日常湿地管护研究和科研监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的湿地资源监测、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科研论文2篇。与河西学院联合完成《甘肃张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演替驱动力研究》科研课题1个,科研成果已通过省科技厅检查验收,并获二等奖

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
京ICP备05067984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